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环境公开

环境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公开

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2019/7/3 16:20:06

目     录


1 前言

环境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确定各种政策法规或生态环境的风险大小,以及确定什么样的风险水平是社会和公众可接受的,如何将无法接受的风险水平降至社会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

环境风险评估主要评价人为环境风险,即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危害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时间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

环境风险评估能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切实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2 总则

2.1 编制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

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准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

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原则。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2.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6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

3 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3.1 企业基本信息

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香港绿十字公司外商独资企业。职工人数280人。单位代码:913404006103799005。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6°38',北纬32°32'。南邻206国道,东邻华辰制药,北邻东芝堂药业及山河药辅,西侧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厂区占地面积33300m2,其中建筑面积12500m2,绿化面积9990m2。



3.2 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3.2.1 地理位置

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位于淮南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北距淮河2000米,东距大涧沟(淮南市城市排洪沟)1500米,属微丘地带,海拔高度在21-28m之间,大部分海拔高度在23-25m之间,地势较为平坦。工程地质属奥陶纪石灰岩,土质为粉砂质土层,土壤许可耐压力一般为15-20t/m2。地下水位藏甚浅,水位变动受降雨影响,地下水十分丰富。

3.2.2 气象特征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季节性明显。春暖秋爽,夏炎冬寒,具有明显的大陆气候。春季(3-5月)太阳辐射增强,温度回升快,日差较大,多偏东风,降水较冬季增多,秋季(9-11月)降温快,凉爽,气温日差较大,常刮偏东北风。夏季(6-8月)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气温为全年最高,降水多且集中,多偏南风。冬季(12-2月翌年)天气严寒,有雨雪,多偏北风。

3.2.3 周边环境状况

公司位于淮南市经济开发区内,南邻206国道,东邻华辰制药,北邻东芝堂药业及山河药辅,西侧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周边无机关、学校、居民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大气和声环境敏感点。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淮河。产生的污水经处理达到《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5-2008)后排入淮南市首创水务第一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后排入淮河。

3.2.4 周边环境保护目标

3.2.5周边区域道路情况

公司南临206国道,北临河滨路,西临振兴路,东边为永兴路,除206国道外,均为开发区内道路,车流量及行人较少。

3.3 涉及风险物质情况

3.3.1危险源基本情况

本公司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辅料及中间产品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进行界定,主要包括有毒物质、易燃物质、爆炸性物质等,而这些危险品是本公司的潜在危险源。本公司涉及物料的危险性列于表。


      本公司生产中的主要工艺设备有工艺分离罐、隧道烘箱、酒精回收塔、酒精储罐等。配套设备主要有制冷压缩机,空气压缩机,蒸馏水机等。制冷剂采用R22和R401A,生产厂房设有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和生产过程自动监控系统,无重大危险源,项目主要危险源来自乙醇贮罐。



3.4 生产工艺

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以健康人血浆、乙醇等为原辅料,经过分离提取,生产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凝血因子Ⅷ、人纤维蛋白原、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等6个品种,11个规格的产品。年设计投浆150吨,厂区以血液制品车间为主体,配套建设动物实验室,制冷机房、宿舍、食堂、办公室及污水处理场,采用活性污泥法对废水进行处理,日最大处理污水能力300吨。生产工艺采用低温乙醇法,利用健康人血浆经低温储存后融化并进行分离,然后在反应罐内加入注射用水、试剂和乙醇进行反应,经提取、过滤、灭菌制成产品。工艺流程见下图。





3.7.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3.7.2.1 应急组织体系

领导机构:公司成立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常务副总经理领导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公司有关领导按照业务分工和在相关应急指挥机构中担任的职务,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必要时,派出公司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发生环境事故时,以应急小组为基础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

办事机构: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事务与协调工作。指导公司系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综合协调信息发布、情况汇总分析等工作,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专业应急救援小组:专业应急救援小组由公司有关部门领导和员工组成。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工作。

3.7.2.2 应急组织机构组成及分工

3.7.2.2.1公司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公司常务副总(朴东焕)

副总指挥:公司生产负责人(谭永杰)

成员:安全负责人(马杰)、工务负责人(尹鑫)、质量保证负责人(杨小明)、生产支援负责人(李锦姬)、质量控制负责人(郑锐)、总务负责人(杨杰)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公司工务部(3316441)

3.7.2.2.2 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为公司首要应急协调人,全面指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为公司后备应急协调人,协助总指挥负责具体的指挥工作,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副总指挥行使总指挥职责。

工务负责人:为现场应急协调人,协助总指挥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抢修工作的安排。负责事故处理时生产系统开停车指挥工作。负责事故现场洗消去污工作。负责事故现场设备的抢险、抢修工作。负责联系外部力量对事故现场设备的抢修工作,并未事故现场设备的抢险、抢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总指挥和副总指挥未到事故现场时,工务负责人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安全负责人:负责协助副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报告、通报情况和事故处理工作,确保事故处理外线畅通,应急指挥部处理事故所用电话迅速、准备无误。负责协调事故现场及扩散区域内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工作。

质量保证负责人:按事故后生产调度指令,正确处置有关的开停产的各项善后工作,集中可以集中的车间人员、消防器材、防护用具,随时按现场指挥部的命令,支援现场抢救的各项工作。

生产支援负责人:负责事故现场物资物料的转移及处置工作。

质量控制负责人: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中毒人员救治及护送转院治疗和救援车辆调配。

总务负责人: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工作,负责抢险物资运输,负责现场警戒、治安保卫、人员疏散和道路管制工作。

3.7.2.2.3 应急救援咨询专家组

由公司工务办公室负责人方仁江任组长,由生产、电气、运行、维修、水处理等相关人员组成应急救援咨询专家组。参与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工作;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为应急处置的决策和灾害评估提供咨询。

3.7.2.2.4应急救援小组

发生紧急事故时,迅速在事故现场附近就地安全地带设立临时指挥部,由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任总指挥,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调度;总指挥不在时,副总指挥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现场指挥;当总指挥和副总指挥未到事故现场时,应由事故所在部门负责人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事故应急处理期间,全公司范围内一切救援力量与物资必须服从调派。公司所有部门都有职责参与应急救援。

根据各自职能特点和现场应急需要,公司成立七个救援小组:抢险救援组、现场应急处置组、医疗救助组、物资保障组、通讯保障组、疏散引导组、事件调查组,各组设正、副组长各一人,组长缺位时由副队长补位。

3.7.2.3 职责

3.7.2.3.1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1)组织制定危险废物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7)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3.7.2.3.2 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

(1)执行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决定;

(2)负责组织公司各应急救援小组,落实应急救援人员(包括应急队伍及各专业小组负责人和人员),并存档;

(3)实施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工作;

(4)检查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联络等装备器材配备情况,是否符合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

(5)检查应急救援的物资的准备情况;

(6)负责员工的应急救援教育及应急救援演练;

(7)负责与外部有关部门的应急救援的协调、信息交流工作;

(8)建立并管理应急救援的信息资料、档案。

3.7.2.3.3 应急救援咨询专家组

(1)指导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及修改完善;

(2)掌握公司区域内重大危险源及易燃易爆、防火重点部位的分布情况,了解国内外的有关技术信息、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3)对环境事故的危害范围做出科学评估,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4)参与事故危害范围、事故等级的判定,对事故影响区域的警报设立与解除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5)知道各应急救援小组进行现场处置;

(6)负责对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和财产损失程度评估工作。

3.7.2.3.4 各救援小组职责

(1)抢险救援组职责:

由总务、工务、生产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人:陈浩。办公地点:生产部办公室。电话:3316342。

a.接到通知后,迅速集合队伍奔赴现场,根据事故情形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具,迅速切断事故源和排除现场的易燃易爆物质;

b.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指令,迅速抢修设备、管道,控制事故,以防扩大;查明有无中毒人员及操作者被困,及时使严重中毒者、被困者脱离危险区域;

c.现场指导抢救人员,消险危险物品,开启现场固定消防装置进行灭火;

d.负责现场灭火过程的通讯联络,视火灾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请求联防力量救援;

e.现场固定消防栓、移动灭火器等要按规定经常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f.负责向外来消防救援力量提供燃烧介质的消防特性、中毒防护方法、着火设备的禁忌注意事项;

g.有计划地开展灭火预案的演习,熟悉消防重点的灭火预案,提高灭火抢救的战斗力;

h.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预测设备、管道泄漏部位,进行计划性检修,并进行封、围、堵等抢救措施的训练和实战演习。

(2)现场应急处置组职责:

由工务、生产、质量控制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人:苏富军。办公地点:工务办公室。电话:3316366。

a.发生事故后,根据事故情形佩戴好防护服、防毒面具等,迅速奔赴现场;根据火灾爆炸(泄漏)影响范围,设置禁区,布置哨岗,加强警戒,巡逻检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

b.接到报警后,封闭厂区大门,维持厂区道路交通秩序,严禁外来人员入厂围观;

c.保安队应到事故发生区域封路,指挥抢救车辆行驶路线;

(3)医疗救助组职责:

由质量保证、生产、总务、工务四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人:汪旭。办公地点:总务办公室。电话:3316359。

a.熟悉厂区内危险物质对人体危害的特性及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

b.储备足量的急救器材和药品,并能随时取用;

c.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做好准备工作,伤者送来后,根据受伤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急救,重伤员及时转院抢救;

d.当厂区急救力量无法满足需要时,向其他医疗单位申请救援并迅速转移伤者。

(4)物资保障组职责:

由购买科负责。负责人:高中良。办公地点:购买办公室。电话:3310996。

a.物资保障组在接到报警后,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准备抢险抢救物质及设备等工具;

b.根据生产部门、事故装置查明事故部位管线、法兰、阀门、设备型号及几何尺寸,对照库存储备,及时准确地提供备件;

c.根据事故的程度,及时向外单位联系。调剂物质、工程器具等;

d.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e.负责抢险救援物质的运输。

(5)通讯保障组职责:

由工务部负责。负责人:方仁江。办公地点:工务部维修班。电话:3316442。

a.通讯保障组接到报警后,立即采取措施中断一般外线电话,确保事故处理外线畅通,应急指挥部处理事故所用电话迅速、准确无误;

b.迅速通知应急指挥部、各救援专业队及有关部门,查明事故源外协部位及原因,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下达按应急预案处置的命令;

c.接受指挥部指令对外信息发布

(6)疏散引导组职责:

由人事科负责。负责人:李婕。办公地点:人事科办公室。电话:3316376。

a.负责公众疏散(包括厂内人员和厂外周边人员),引导消防人员或医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b.引导外来救援力量进入事故发生点。

(7)事件调查组职责:

由质量保证、生产、工务部门共7人组成。负责人:尹学凤。办公地点:质量保证部办公室。电话:3316398。

a.主要负责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取证。造成损失和灾害的评估。配合环保机关调查取证。向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提供事件分析报告。

b.负责确认灭火、抢险后事故现场的洗消去污,泄漏物防化、防毒处理。为恢复生产作好准备。

4 突发环境事件及后果分析

4.1 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本公司自成立以来,尚未发生过环境安全事故,本报告列举了国内同类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案例,以供参考:     4.1.1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通过对危险源基本情况的筛查和辨别,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包括盐酸、乙醇、乙酸等化学物品有一定的腐蚀性、易燃性和反应活性,其中乙醇的使用量较大,其它辅料较少,依据厂址周边环境以及国内外同行业事件统计分析及典型事件案例等资料,为体现项目针对性,确定本公司环境风险的重点是乙醇在贮存、生产使用过程中的泄漏。

根据我公司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及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风险源点的综合考虑,对我公司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预测如下:

根据我国使用危险品的相近行业的有关资料对引发风险事件概率的介绍,我国主要风险事件的概率见表五。



综合上述分析,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我公司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主要为物料输送、存储系统等破损引起的易燃物泄漏以及危险化学品、污水、危险废弃物等泄漏从而引起的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    4.1.2潜在的突发事件预测

从上述事件危险单元评价中可以看出,公司存在的事件风险主要为有害物质泄漏。乙醇储罐发生泄漏机率较大并可能引起火灾,根据化学品贮存量和泄漏物质的危险性大小,本公司最大可信事件为乙醇储罐的泄漏。

从上述事件危险单元评价中可知,项目存在的事件风险主要为火灾、爆炸和有害物质泄漏,生产过程虽在低温下进行,但乙醇蒸馏具有较高温度,故生产过程中具有引起爆炸的可能性。由于生产过程中易燃物与有毒物量小,且未构成重大危险源,即使发生事件,对环境影响较小。

由于本公司生产所用物料均为常压低温或常温常压贮存,因此真正环境风险较大的是贮运过程中发生的泄漏与其引起的火灾,以及消防扑救后消防废水的处理。

4.2 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

本企业危险源为贮存乙醇的储罐。因此,本次评价计算乙醇的事故源强。

乙醇储罐进出料管道连接处(接头)发生损坏,损坏尺寸按100%管径计。事故发生后,迅速采取木条堵漏等措施,在10min内泄漏得到控制。乙醇发生泄露后,液体迅速布满整个围堰,并挥发。在10min内对泄露储罐进行维修堵漏,并采用喷洒消防泡沫等方式,使泄露乙醇与空气隔绝,防止引起火灾和乙醇挥发。10min后乙醇停止泄露,同时泄露出的乙醇也停止挥发。

泄漏速率采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HJ/T169-2004)附录A中推荐的液体泄漏速率计算公式和汽体泄漏速率计算公式进行估算,公式如下:



4.3.1 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

酒精的蒸发可能会对环境空气造成影响。在气温较高时,泄漏区附近酒精浓度较大,可能使人中毒。在大气中,它可以很快地进行光降反应,其半衰期为1小时至6天左右,对城市污染空气,半衰期约为1小时,也可因下雨等进行淋洗去除,产生光化学烟雾的能力较弱。

4.3.2 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1)火灾

原料乙醇等属易燃液体,在管道内流动易积聚静电,同类原料、物料在设备内流动产生静电如不能及时消除,积聚到一定程度可能发生静电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导致设备内物料引爆。

乙醇用储罐储存,其储存场所火灾等级为甲类,具有易燃特性,一旦发生泄漏遇明火等条件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等事故。此外,在装卸作业过程中违规作业、违章动火也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

(2)泄漏

因企业所使用的原辅材料乙醇、乙酸,上述物质在常温下为液态,因此,存在泄漏风险。泄漏的原因可能为乙醇输送管、槽车等损坏、乙醇贮罐、酒精回收塔等破裂泄漏、雷击或火灾引起严重泄漏事件。

4.3.3储罐区火灾、爆炸应急处置

(1)各作业岗位停止作业,关闭相关的机泵、电源,相临贯通的储罐或管道工艺阀门,转移现场可燃或易燃物品;

(2)就近人员立即参与抢救或搜寻可能的受伤、被困人员;

(3)发现者向部门长报告,并立即向公安消防队报警,并向公司应急指挥长报告;

(4) 现场人员立即开启着火罐附近所配灭火器进行救火,并安排人员运送灭火器材。

(5)遇有乙醇泄漏时,及时组织人员围堵或引至安全场所和容器(乙醇废液收集池);

(6)公安消防队到场后,由消防指挥员指挥火灾扑救,公司抢险人员协同扑救;

(7)遇火势无法控制,着火罐有迹象发生爆炸或危及临近罐爆炸时,及时疏散撤离所有人员至公司足球场。

4.3.4废水危险源分析及处置方法

(1) 消防废水

本公司易燃液体乙醇储存区主要是用干粉灭火,仓库等用水或干粉灭火。若为仓库着火,则一次灭火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按仓库火灾延续时间1.5h计算,则消防水用量为108 m3,泡沫用量为28.97 m3,合计为136.97 m3。公司目前建有雨水收集池(封闭)135 m3,污水事故调节池162 m3,调节池日常储水50吨,事故时可最大收集消防废水247 m3,基本满足要求。待火灾结束后,消防废水均匀缓慢地送入污水处理厂,合格后再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 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纳条件后缓慢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否则进行再次处理。同时,火灾救助现场做好事故废水的收集工作,修建挡水坝、挖集水坑等,保证事故废水不污染周边企业及居民,使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小。

(2) 蒸馏废液

公司生产使用后的废酒精排放到废酒精储罐(20T)后,定期进行蒸馏回收,按照公司目前生产情况统计,酒精回收装置每周运行一次,每次最多运行2天,每月最多运行8天,每次排放蒸馏废液约4.5 m3,其主要污染物情况如下:




公司危险固体废弃物情况见表七。其中属于HW01的危险废物有血浆废包装袋、动物尸体,医疗废物等;属于HW02的危险废物有废弃组份,滤芯滤纸,以及污水处理场污泥这些废物委托由有专业资质的安徽浩悦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淮南市康德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处理。

为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生产和实验所产生的危险固体废弃物均封口后外运,所有废物均由塑料袋封装。

生活垃圾等一般废弃物,由环卫人员进行清理和外运;对普通废包装材料等可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废品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4.3.6 废气污染源及处置方法

公司使用中润热力公司提供的蒸汽进行生产。废气污染物废酒精蒸馏产生的废气通过原料预热器对原料进行预热从而使废气冷却城废液,排入酒精废液收集池,后由防爆提升泵输送至污水站进行处理

4.4 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4.4.1 火灾事故预测

在储存区最大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就是乙醇发生泄漏时并发生火灾爆炸。假如乙醇液体遇到明火发生爆炸,放出辐射热会影响周围环境。

两个乙醇储罐平时最大总储量20吨,若整罐乙醇发生爆炸,冲击波可能影响储罐附件方圆200m范围内所有物体,厂区所有设备及建筑均可能受到破坏,厂区周围企业建筑也可能受到影响。由于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本身不会产生污染,但由于其他储罐、围堰、厂区建筑等可能受到冲击波影响导致破损,物料泄漏后有可能流出围堰,甚至被冲击波冲击出厂界。

此外生产区也有两个乙醇储罐,单个最大储量1吨,若发生火灾或爆炸只会对厂区内设备及建筑造成破坏,不会影响厂界外。

4.4.2 泄漏事故预测

原辅材料乙醇、乙酸、盐酸为液态,若生产区储罐发生泄漏可通过地漏进入单位污水管网最终流入废水池和事故池,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若仓库和危废库发生大量液体泄露,用沙袋封堵仓库或危废库门口,同时封堵物流通道门口和总排口。由于厂区大门水平面低于门前道路,因此,泄露物可以完全封堵在厂内,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由于生产所用的乙醇均为常压常温储存,酒精储罐的材质为304不锈钢,两台储罐均埋于地下,设备安装阻燃呼吸器,因此,真正的环境风险较大的是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泄露与其引起的火灾,以及消防扑救后消防废水的处理。

5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5.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1)公司针对厂内环境风险单元,建立了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制度,明确了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岗位的责任机构,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2)针对重点风险源实行风险排查制度,对设备定期停产检修、维护,责任到人。

(3)公司应急预案体系中,明确规定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中个小组需协助指挥部做好事件报警、通报及处置工作;疏散引导组根据现场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人员紧急疏散和抢救物资,如需紧急疏散须及时规定疏散路线和疏散路口;并及时协助厂内员工和周围人员及居民的紧急疏散工作。同时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物质特性、应急措施、救援知识等。

(4)定期对职工开展环境风险和环境应急管理宣传和培训。在厂内宣传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风险物质危险特性、急救措施、风险事故内部疏散路线,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题培训。

5.2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5.2.1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1)总图布置

项目的其地面建筑建设、地上车间建设以及所配套的安全、消防设施的平面布局等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设计。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分区内部和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通道和安全间距。

(2)建筑安全防范

根据火灾危险性等级和防火防爆要求,建筑物的防火等级均满足防火要求。凡禁火区均设置明显标志牌,储罐区不允许非工作人员随便入内,安全出口及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对消防设施完整性就行监测,记录。

5.2.2 安全防范措施

(1)废水防范措施

厂区实行雨污分流,防止雨季厂区雨水形成的径流进入污水处理站和事故应急池。并设有专人定期排查,确保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定期对污水处理系统设备进行维修,对废水收集管道和回用水管道进行排查,保证各阀门和管道的通畅。

在日常生产期间,保持事故池处于控制状态,保证在突发环境事故发生时,事故池有足够的容积来容纳事故废水。

(2)风险管理措施

公司编制了应急预案,建立了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各应急小组职责,详见应急预案。

我公司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知识培训和进行事故处理培训,并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劳动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员工的突发事故应急培训,以减轻发生环境突发事故的危害。

5.2.3应急措施

详见应急预案中7.3部分所述内容

5.3 环境应急资源

已经配备了必要的应急物资、应急设备和应急队伍,外部救援机构均为政府职能部门或服务型机构,公司虽未与有关部门签订应急救援协议或互救协议,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通过信息传递需要实施外部救援时,相关部门本着“以人为本,快速响应”的原则有责任和义务对本公司进行应急救援。

5.4 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对前文收集的国内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案列中企业生产装置区及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高危操作单元监控措施不到位;员工违规违章操作;未按照要求配备运输及操作人员,缺乏相关的知识培训。

(1)本公司引以为戒、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针对上述酿成事故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2)对现有高风险区域重点监控,实施安全操作。

(3)公司均不使用国家工信部发布的《福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范围内的生产装置

(4)定期开展针对性环境、安全自检。

(5)加强管理,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增强操作技能。



中期(3-6个月):对厂区所有污水管网进行检查,维护,疏通,部分管路重新铺设。更换更新污水处理站老旧设备,使其正常,高效的对污水进行处理,达标排放。

短期(3个月之内):明确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岗位的责任机构,落实到人,开展定期巡查和维护工作;对危废堆场做好防溢流和防渗漏措施。

7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评估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E)的评估分析结果,分别评估企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和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将企业突发大气或水环境事件划分为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同时涉及突发大气和水环境事件风险的企业,以等级搞者确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风险等级的确定根据企业现状确定,企业概况见企业基本情况表.